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牛黄、雄黄、石膏、冰片、大黄、黄芩、桔梗、甘草。 | 五味子,白及,枇杷叶、牡蛎,百部,甘草,百合,冬虫夏草、蛤蚧。 | |
| 生产企业 | 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 | 山西仁源堂药业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44280 | 国药准字Z14020258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驱痨补肺,镇咳化痰。用于肺痨咳嗽,咯痰,咯血,气虚哮喘,慢性气管炎等。 | |
| 用法用量 | 口服,每次一袋(2g),每日2-3次 | 口服,常用量一次5片,一日3次。 | |
| 副作用 | 尚不明确 | 尚不明确。 | |
| 禁忌 | 
 | 
 | |
| 成分 | 清热解毒。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 驱痨补肺,镇咳化痰。用于肺痨咳嗽,咯痰,咯血,气虚哮喘,慢性气管炎等。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 | 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2. 过敏体质者慎用;3. 服用期间若出现不适,应立即停药并咨询医生;4. 儿童应在成人监护下使用;5. 定期检查肝肾功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