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痰多色白、恶寒发热、无汗而喘。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麻黄、桂枝、干姜、细辛、法半夏、五味子、白芍、炙甘草。 |
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辅料为蔗糖和糊精。 |
|
| 生产企业 |
河南省新谊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太极集团重庆中药二厂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Z20044449 |
国药准字Z50020378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痰多色白、恶寒发热、无汗而喘。 |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
|
| 用法用量 |
开水冲服。一次6克(无蔗糖),一日3次。 |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2次。 |
|
| 副作用 |
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糖尿病患者禁服(含糖型)。 |
副作用可能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以及偶见的皮疹或过敏反应。 |
|
| 禁忌 |
|
|
|
| 成分 |
风寒感冒、咳嗽气喘、痰多色白、恶寒发热、无汗而喘。 |
疏风散寒,解表清热。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
|
| 药理作用 | |||
| 注意事项 |
1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3内热咳喘及虚喘者不适用。4支气管扩张、肺脓疡、肺心病、肺结核患者出现咳嗽时应去医院就诊。5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6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服药期间,若患者发热体温超过38.5℃,或出现喘促气急者,或咳嗽加重 |
副作用可能包括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腹泻,以及偶见的皮疹或过敏反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