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本品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主要成分:甘草酸二铵,化学名:20β羧基-11-氧代正齐墩果烷-12-烯-3β-基-2-O-β-D-葡萄吡喃糖苷醛酸基-α-D-葡萄吡喃糖苷醛酸二铵盐 | 本品主要成分及其化学名称:本品的主要成分为联苯双酯滴丸,其化学名称为4,4-二甲氧基-5,6,5’,6’-双(亚甲二氧基)联苯-2,2’-二羟酸二甲酯。 | |
| 生产企业 | 吉林敖东洮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万邦德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51375 | 国药准字H33021305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本品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 | 临床用于慢性迁延肝炎伴ALT升高者,也可用于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ALT升高。升高。 |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一次150mg,用10%葡萄糖注射液250ml溶解稀释后缓慢滴注,一日1次。 | 口服:滴丸剂,5粒/次,每日3次,必要时6~10粒/次,每日3次,3月,ALT正常后改为5粒/次,每日3次,连服3月。儿童口服:0.5mg/kg,,每日3次,连用3~6个月。 | |
| 副作用 | 严重低钾血症、高钠血症、高血压、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患者禁用。 | 肝硬化者禁用。慢性活动性肝炎者慎用。 | |
| 禁忌 | 
 | 儿童注意事项: 儿童用药酌减。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老人注意事项: 老年患者慎用本品。 | |
| 成分 | 本品适用于伴有谷丙转氨酶升高的慢性迁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动性肝炎的治疗。 | 临床用于慢性迁延肝炎伴ALT升高者,也可用于化学毒物、药物引起的ALT升高。升高。 | |
| 药理作用 | 本品具有较强的抗炎、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的作用。药理实验证明,小鼠口服能减轻因四氯化碳、硫代乙酰胺和D-氨基半乳糖引起的血清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升高。还能明显减轻D-氨基半乳糖对肝脏的形态损伤和改善免疫因子对肝脏形态的慢性损伤。 | 本品为我国创制的一种治疗肝炎的降酶药物,是合成五味子丙素时的中间体。小鼠口服本品150~200mg/kg,可减轻因四氯化碳所致的肝脏损害和谷丙转胺酶(ALT)升高。对四氯化碳所致的肝脏微粒体脂质过氧化、四氯化碳代谢转化为一氧化碳有抑制作用,并降低四氯化碳代谢过程中还原型辅酶Ⅱ及氧的消耗,从而保护肝细胞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本品亦可降低泼尼松诱导所致的肝脏ALT升高,能促进部分肝切除小鼠的肝脏再生。本品的降酶作用并非直接抑制血清及肝脏ALT活性,也不加速血液中ALT的失活,可能是肝组织损害减轻的反映。本品对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有明显诱导作用,从而加强对四氯化碳及某些致癌物的解毒能力。对部分肝炎病人有改善蛋白代谢作用,使白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对HbsAg及HbeAg无阴转作用,也不能使肿大的肝脾缩小。 | |
| 注意事项 | 1本品未经稀释不得进行注射;高渗溶液应缓慢注射。 2治疗过程中,如有条件应定期监测血压和血清钾、钠浓度。 3在治疗过程中如出现皮疹、高血压血钠滞留、低血钾等情况,应停药或适当减量。 4血糖增高患者应在医生监护下使用。 | 1少数病人用药过程中ALT可回升,加大剂量可使之降低。停药后部分患者ALT反跳,但继续服药仍有效。2个别患者于服药过程中可出现黄疸及病情恶化,应停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