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脑部血循环障碍如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后遗症、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2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栓塞性脉管炎等。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 药品信息 | |||
| 主要成分 |
3,7-二氢-3,7-二甲基-1-(5-氧代己基)-1H-嘌呤-2,6-二酮 |
盐酸美西律。化学名称:1-(2,6-二甲基苯氧基)-2-丙胺盐酸盐 。 |
|
| 生产企业 |
哈尔滨三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上海上药信谊药厂有限公司 |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330670 |
国药准字H31021874 |
|
| 说明 | |||
| 作用与功效 |
1脑部血循环障碍如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后遗症、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2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栓塞性脉管炎等。 |
主要用于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 |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用时患者应处于平卧位。初次剂量为己酮可可碱100mg,于2~3小时内输入,最大滴速不可超过100mg/小时。根据患者耐受性可每次增加50mg,但每次用药量不可超过200mg,每日1~2次。最大剂量不应超过400mg/24小时。 |
口服:首次200~300mg(4~6片),必要时2小时后再服100~200mg(2~4片)。一般维持量每日约400~800mg(8~16片),分2~3次服。成人极量为每日1200mg(24)片,分次口服。 |
|
| 副作用 |
1对己酮可可碱或其它甲磺嘌呤药物过敏者禁用;2脑出血患者及广泛视网膜出血者,急性心肌梗塞病人,严重冠状动脉及脑血管硬化伴高血压者,严重的心律失常者禁用。 |
约20%-30%患者口服发生不良反应。 1.胃肠反应: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等,有肝功能异常的报道,包括GOT增高。 2.神经:为第二位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震颤(最先出现手细颤)、共济失调、眼球震颤、昏迷及惊厥、复视、视物模糊、精神失常、失眠。 3.心血管:窦性心动过缓及窦性停搏一般较少发生,偶可发生胸痛,促心律失常作用如室性心动过速,低血压及心力衰竭加剧。治疗包括停药,用阿托品、升压药、 起搏器等。 4.过敏反应:皮疹。 5.极个别有白细胞及血小板减少。 |
|
| 禁忌 |
|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在怀孕大鼠、小鼠和兔中应用人体最大口服量4倍的剂量未发现致畸和影响生育的作用,但在人体没有相关报道,因此仅用于对胎儿有益的治疗。美西律在母乳内的浓度与 母体血液中相同,因此建议哺乳期妇女禁用该药。儿童用药:美西律在儿童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不明确。老年用药:老年人用药需监测肝功能。 |
|
| 成分 |
1脑部血循环障碍如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后遗症、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2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栓塞性脉管炎等。 |
主要用于慢性室性心律失常,如室性早博、室性心动过速。 |
|
| 药理作用 |
己酮可可碱及其代谢产物可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性,确切的作用机制尚未确定。己酮可可碱有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血液粘度、提高红细胞变形性、改善白细胞的血液流变特性的作用,并能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和激活。对于患有慢性外周动脉血管疾病的病人,本品可增加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并提高组织的供氧量。 |
||
| 注意事项 |
1低血压、血压不稳或肾功能严重失调患者慎用。2有出血倾向和新近有过出血史者不宜使用,以免诱发出血。 |
1.本品在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患者中有使心律失常恶化的可能。在程序刺激试验中,此种情况见于10%的患者,但不比其他抗心律失常药高。 2.美西律可用于已安装起博器的II度和III度房室传导阻滞病人,有临床试验表明在I度房室传导阻滞的病人中应用较安全,但要慎用。 3.美西律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多发生于恶性心律失常患者。 4.在低血压和严重充血性心力衰竭病人中慎用。 5.肝功能异常者慎用。 6.室内传导阻滞或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者慎用。 7.用药期间注意随访检查血压、心电图、血药浓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