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1.脑部血循环障碍如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后遗症、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2.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栓塞性脉管炎.腹部动脉阻塞、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3.内耳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呜及耳聋;4.眼部循环障碍如糖尿病性视网膜动脉栓塞。
查看说明书药品对比
药品信息 | |||
主要成分 |
本品主要成份为己酮可可碱,其化学名称为3,7-二氢-3,7-二甲基-1-(5-氧代己基)1H-嘌呤-2,6-二酮。 |
芦丁 |
|
生产企业 |
石家庄四药有限公司 |
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
|
批准文号 |
国药准字H20020098 |
国药准字H12020173 |
|
说明 | |||
作用与功效 |
1.脑部血循环障碍如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后遗症、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2.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栓塞性脉管炎.腹部动脉阻塞、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3.内耳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呜及耳聋;4.眼部循环障碍如糖尿病性视网膜动脉栓塞。 |
主要用于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出血症,也用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视网膜出血、出血性紫癜、急性出血性肾炎、再发性鼻出血、创伤性肺出血、产后出血等的辅助治疗。 |
|
用法用量 |
静脉滴注。用时患者应处于平卧位。初次剂量为己酮可可碱100mg,于2—3小时内输入,最大滴速不可超过100mg/小时。根据患者耐受性可每次增加50mg,但每次用药量不可超过200mg,每日1—2次。最大剂量不应超过400mg/24小时。 |
成人常用量 口服,一次20~40mg,每日3次。 |
|
副作用 |
对己酮可可碱过敏者,脑出血患者及广泛视网膜出血者,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妊娠期,严重冠状动脉及脑血管硬化伴高血压,严重的心律失常者禁用本品。 |
服用后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或腹泻。少数患者可能会有过敏反应,如皮疹或瘙痒。 |
|
禁忌 |
妊娠与哺乳期注意事项: 妊娠期禁用 |
|
|
成分 |
1.脑部血循环障碍如暂时性脑缺血发作、中风后遗症、脑缺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2.外周血循环障碍性疾病如血栓栓塞性脉管炎.腹部动脉阻塞、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3.内耳循环障碍如突发性耳聋、老年性耳呜及耳聋;4.眼部循环障碍如糖尿病性视网膜动脉栓塞。 |
主要用于脆性增加的毛细血管出血症,也用于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视网膜出血、出血性紫癜、急性出血性肾炎、再发性鼻出血、创伤性肺出血、产后出血等的辅助治疗。 |
|
药理作用 |
通过抑制磷酸二酯酶,激活腺苷酸环化酶,使细胞内cAMP增加,促进前列腺素的形成释放,舒张小动脉壁的血管平滑肌,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聚集的血小板部分解聚;通过提高经细胞内ATP含时,降低红细胞僵度,改善红细胞变形能力;抑制红细胞聚集;进而降低血液粘度,促进血液流畅,改善缺氧组织的循环与营养。 |
本品为维生素P属的一种,是一种脱氢黄素酮的糖苷。在食物中常与维生素C共存。维生素P是一种氢的传递体,可能参与体内氧化还原酶的作用,能影响甲状腺的活动,并使肾上腺素免于氧化,在体内,能增强维生素C的作用和促进维生素C在体内蓄积,体内缺乏时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其主要药理作用是维持血管弹性,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降低其脆性与通透性,并促进其细胞增生和防止血细胞凝集。也有抗炎和抗过敏作用。 |
|
注意事项 |
1.低血压和循环状态不稳定者应慎用本品,因为本品可引起一过性低血压,并伴有虚脱的倾向;2.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3.本品为含钠制剖,需低钠者慎用。 |
服用后可能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如恶心、呕吐或腹泻。少数患者可能会有过敏反应,如皮疹或瘙痒。 |